巍巍井冈山、绵亘五百里。清晨下了火车,尽管在火车上已度过了一整夜,但是面对盘山公路旁生意盎然的绿色,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直让原本疲乏的身体激情昂然。雄伟激扬的“井冈山红旗”,不但只是讲解员口中的叙述,更将在我们的心里留下对革命先烈的铭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
到达全国青少年培训基地,略做休顿,便进入了为期三天的“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优良作风”的培训课程。简短的开班仪式后,便进行了“三湾改编”的情景教学,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从5000余人,到达三湾时只剩下900余人,绝大多数不是在战斗中牺牲,而是各种原因的离队,这就让毛泽东同志决定积极发挥党员的作用,把党的组织设到连队去,让党时时刻刻领导着部队,这样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终于上了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尽管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我们的事业没有垮掉,而是战胜困难,走向胜利,这就显现出在工作中积极党组织中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与革命先烈遇到恶困难相比起来,这样的困难又算什么!闹革命不但没有充足的武器,连粮食也不够吃,甚至会把命给丢了,我们今天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吗?答案肯定是不会。只要我们在由革命先烈那种一往无前,敢于排除万难,不拍艰辛,不拍牺牲的精神,任何事业都会去的成功。
在这次培训中以情景教学居多,在情景教学领略到井冈山自然景观的奇险秀丽,更多的是的景点中感受、学习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在黄洋界,面对险峻的山势,我脑海中浮现出黄洋界保卫战发生的情景。看着那些哨口工事遗址、纪念碑以及指挥部遗址,听着培训老师的讲解,心中也是一片热血沸腾。重走朱德同志当年挑粮的小道,没有负重的我们在往回走时已是气喘吁吁,步履蹒跚,想想当年的红军战士还要挑着粮食走这样的险峻的山路,感受到了革命的道路是多么艰难,我们更应该珍惜眼下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一首首动听的歌谣,让我们见识了先烈们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怀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展厅里看到战士门的长矛、梭镖、大刀,讲解员叙述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牺牲了近5万名先烈,平均每天牺牲54个人。在这个区域内,当时参军参战的人数占了70%以上,所以说井冈山每一寸土地都是鲜血染红的。看着展品,听着讲解,从不轻易流泪的我哭泣了,当年的红军战士也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年华为了他们看不到的光明献出了生命,他们也是老父老母膝下的孝子,也有家中的妻儿在倚门期盼他们的归来,在烈士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井冈山人说一次井冈山,一生井冈情,一场井冈山红色之旅,让我不只是感受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更是让我在思想受了一次教育,一次震撼,一次洗礼,让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活力,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更加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