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基层动态
精彩图片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莫让科技"绑架"了你
————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有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3-09-29
被阅读:346
读完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心头总是隐隐的郁结,充斥着不可名状的空虚,让人觉得窒息。当平静下来,思绪蔓延,深刻的印痕横亘在心房,就像淡淡的疼暂时潜伏在心口,尔后慢慢浸入血液,过程缓慢而残酷,却让人觉悟。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在198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双行线展开,内容荒诞而主题严肃,整个小说交互以间错的章节平行展开,最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相互重合,合二为一。丸谷九一曾说过,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几乎天衣无缝地构筑了一个优雅而抒情的天地,许多作家都已意识到我们的小说必须从现实主义中解脱出来,可是一旦脱离现实主义,又往往写得乱七八糟。而村上氏却在舍弃现实主义的同时写得丝丝入扣,有一种独特的清新格调。其甘美的忧伤底层潜藏着对于现实的狂放态度。这位作家通过游离世界而创造世界,通过逃避而面带羞涩地完成果敢的冒险,通过扮演“虚无”的传达者而探求生之意义。正如丸谷九一所说,正是村上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整个小说虚实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故事中一条线是“冷酷仙境”,是村上以高科技的东京现代大都会为舞台进行的设定,另一条线是“世界尽头”,小镇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安静的近乎冥想,村上编织出一幅以独角兽为主体的静谧的中世界风情小天地。冷酷仙境中的“我”和世界尽头中的“我”应该是指人的意识和无意识。通读整篇文章,触动我的是村上展现的那份存在的不存在感和不存在的存在感。存在的现实的东西似乎是不存在的非现实的,村上氏笔下的冷酷仙境没有质感,没有生机,没有具象,仿佛空中楼阁,模糊不得其形,让人难以想象。而世界尽头这不存在的非现实的反而成了存在的现实的东西,村上对镇子里的所有一一进行细节性的描述,使其变得可闻可观,可触可感的,仿佛一幅真实性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小说中“我”(计算士)的遭遇是电脑造成的,冷酷仙境中,老博士出于所谓的科研需要,往我的脑袋里擅自植入了电脑“中继站”和电脑线路,后来“中继站”由于失误融化了,电脑线路也取不出来了,致使我的生命只剩下二十九小时三十五分钟。这一科研的最终结果是,电脑控制了我的大脑,从而使我进入无意识即电脑线路创造的小镇。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电脑线路是由人植入人脑的,结果却由电脑控制了人脑,即使是科研能力出类拔萃的老博士也无能为力。老博士一边感叹“电脑这玩意儿实在可爱的很”,一面又向我表达歉意,“现在已发展到了我束手无策的地步,我已无计可施,你也无法可想。车轮越来越快,谁都不能使它停下。”小说中,电脑成了独立的存在,人脑遭到了电脑的控制,这便是村上想给我们展现的现实社会。
世界尽头,自然、纯粹、安详。小镇中连呼吸都像晨雾一样悄然安静,每当号角弥漫小镇时,独角兽们便朝着太古的记忆扬起脖颈,凝思不动,仿佛一种虔诚的仪式。在这里我被赋予新的称呼“读梦人”,原有的记忆已然模糊甚至趋向于消失。“假如你是来这里寻求安静的,那么你应该称心如意了。”图书馆女孩的一句话,折射出了我对小镇的向往。正是小镇的神秘、平和和安静,使得我开始慢慢接受小镇。尽管,我清楚地知道,世界尽头的宁静中弥漫着无奈。世界尽头是没有记忆,没有影子,没有心,没有失落感,没有爱的,这里的所有人和独角兽都是没有思想,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这里的行为没有目的,努力不是为了进步,行走也不再执着于方向,纯粹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这里的世界悄然止住了脚步,没有将来,再无出路,剩下的只有生活,安安静静的,无风无浪的生活。
村上在冷酷仙境中描绘了过多的黑暗,空虚和孤独,“我”匆匆赶路,努力行进,道路却漫不见头,始终无法触及阳光。“我想留在这里”,最后世界尽头里的我放弃了和影子一起逃离小镇的机会,选择留在小镇,这是村上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以古为鉴,正如村上春树对那个时代科技嘈杂和混乱的审视和警惕,在电子产品高速普及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警惕电子设备对我们的影响。低头族的出现是当前我们为电子设备所“绑架”的真实展现。本是为了方便生活,服务人类而设计的电子设备,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于主要地位,不可或缺,这一方面说明电子产品的出现的确给予我们以便利,另一方面却折射出我们对电子产品的日益迷恋和依赖。电子产品依赖症正蔓延在每个角落,这不仅会伤害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发展也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人情的淡漠、社会的冷酷、诚信的缺失,使得今天的社会尤为凝重。因此,让我们学会有选择,有保留的“低头”,不再单方面的被电子设备束缚,理性地使用身边的电子设备,让科技真正做到为人服务,方便生活。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