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追梦
————开发区团干部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3-11-26 被阅读:347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著的中篇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对艺术家个性的束缚和扼杀艺术家个性。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伦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四十岁,职业稳定、家庭美满,在某一天,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现实的残酷中,他不断的流浪,最后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在那里,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他在自己住房的四壁画了一幅巨大的壁画---伊甸园,让人震惊,但在逝世之前,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六便士曾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而月亮往往象征着美好和理想。在我看来,毛姆将“月亮”、“六便士”写入书名,正是将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的社会的世俗观念和现实生活比作六便士,将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的绘画比作月亮,而思特里克兰德在这满地的六便士中,抬头看到了月亮。毛姆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了《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翁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也可以说他创造的完全是另一个人物,他把他塑造的更加怪异,更加疯狂。毛姆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思特里克兰德可以说是艺术上的天才、现实生活的无赖。庆幸的是,流浪中的他,并不孤独。小说里有一个叫戴尔克·施特略夫的人,作者一直把他描写的很滑稽,模样怪异,心思奇特,却是一个支持和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人。施特略夫曾说过,“天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对于他们本人说来,天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们对这些人必须非常容忍,非常耐心才行。”他在思特里克兰德流浪街头、穷困潦倒时施与援手,屡遭其嘲讽却仍热心帮助他,妻子勃朗什爱上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他,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认可思特里克兰德的才华。塔希提小岛是思特里克兰德流浪的终点,岛上的人们对于美的真挚的爱和理解,使得思特里克兰德最终找到了自己灵魂世界的释放地。塔希提岛上的人们以自己的宽容、淳朴帮助他,他在这里是自由的,所以他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将自己追求的东西绘成一幅巨画。
      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有的人可能不喜欢思特里克兰德,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与才能,不得不为他的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折服。他在年近不惑的时候,放弃了体面的工作和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踏上艰辛的寻求绘画之路。他背离原来的生活环境,渐渐地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灵感也不断涌现,当他彻底抛弃自己的时候,他的艺术精神终于凸现出来。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这是思特里克兰德对自己所有行为的唯一解释,看似无厘头,却是他内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的体现。思特里克兰德摆脱束缚,远离世俗,通过绘画来找寻美。他拒绝了爱情和家庭,拒绝物质和欲望,一心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和艺术上的美,孤独地生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艰难地跋涉着。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上与土著人生活在了一起。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作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
      思特里克兰德对绘画的执着,对美的追求,使他最终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的经典之作。我们需要学习的正是他身上这种精神,这种敢于挑战生活,勇于战胜世俗,最终不为现实所累的对梦想的不懈的追求。思特里克兰德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心中的那块圣地,为此他在所不惜。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人。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