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3-12-23 被阅读:336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同时也奠定了全书的感情基调,引发读者对于幸与不幸的追问和思考,进而进一步阅读文本。
      真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对一部好的作品的感受一定会不一样。《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经过12次修改而完成的里程碑式的巨著,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者为我们奉献了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这部小说最后是以安娜卧轨自杀,列文找到精神归宿为结尾的。
      安娜卡列尼娜是这部小说着墨最多的一位女主人公。她聪明美丽,敢爱敢恨,浑身上下透漏着无穷的热情和精力。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抛弃家庭,地位和名誉,但最终却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疑是一出悲剧。对于安娜人生悲剧的看法有很多种,有人说是因为当时黑暗的社会造成的;有人说是沃伦斯基和卡列宁造成的;有人说是安娜自身的性格缺陷酿成了她最终走向灭亡的苦果。当然,这些都是造成安娜自杀的原因。深层次里这也是弱小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的具体体现,强大的贵族社会思想的长期压制,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壮大,开始要求解放、自由。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典型的挑战的叛逆女性,勇敢顽强,富有战斗力。
      其次是列文这个重要的人物角色。经典能强大人的内心,经典能引导人们向往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经典认为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不是呻吟和疼痛,而是信仰善和爱,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列文这个人物就集中表现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完美地诠释了经典的意义。他强壮、热情、忠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热衷于思考各种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全文贯穿的是列文精神上的不断变化,痛苦反思和艰难探索。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安娜卡列尼娜》都是一部值得令人反复回味的经典著作。而安娜卡列尼娜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则会由于新的视角的不断出现而产生新的观点,经久不衰的延续下去。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