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熙熙攘攘的社会保险大厅来了一对特别的老夫妻,步履蹒跚,行动不便,他们专程从濮院赶到市社会保障局,不是来办业务,也不是来咨询问题,而是专程来感谢一个人——社保团支部青年沈晓敏。当老人把印着“热心帮助老人是党的好美德”锦旗送到沈晓敏手中时,大家心里都充满了疑问,沈晓敏和这两位老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钱老师是高桥小学退休老师,现在80多岁,老伴俞阿姨70多岁,不认识字患有抑郁症,经常要来社保局办理医保报销手续。钱老师两次中风,话说不清楚,走路也不稳,可是每次办理报销,钱老师和老伴都是一起来,这两位老人给沈晓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沈晓敏总是特别的耐心,不厌其烦地提醒,尽可能地方便老人办事,同事们都说,老钱夫妇是沈晓敏窗口的VIP。
除了在工作中帮助老钱夫妇,在生活中晓敏和老人走的很近。13年4月,沈晓敏带上东西专程赶到濮院去看望钱老师和老伴,得知老钱夫妇没有生育儿女,养女也因终身大事上的分歧关系与老人关系不怎么好,沈晓敏就把老钱夫妇当做亲人来照顾。时不时地去看望老人,陪老钱夫妇聊天解闷,关心老人身体和生活状况;帮助俞阿姨申请规定病种,报销比率由之前的50%提高到86%,大大减轻了老人的经济压力;老人家里房子面临拆迁,沈晓敏东奔西走帮忙出主意。
得知俞阿姨做白内障手续要办理残联补助手续,沈晓敏就主动答应自己来办。去医院打转院证明,医院不肯开具证明;去濮院社区领表格,不熟悉地点,打电话问社区工作人员,问路人;好不容易找到镇政府,办事人员又不在,只能再跑一趟;再次去镇政府发现材料不对,得去二院重新开具证明。几经周折,终于把补助手续办下来。
钱老师和老伴深受感动,感谢沈晓敏一直以来无私地照顾自己,特地送来锦旗以表感激之情,晓敏的故事也由此传开来。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做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不容易,但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都可以办到,像晓敏学习,从我做起,从你做起,让世界充满正能量,让道德之花像春天的百花一样常开不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