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信仰,让我们更强大
————高桥团干部庄海杰读《苦难辉煌》有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4-03-12 被阅读:385
     不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不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不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程,哪能感受辉煌的人生。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真切地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最终带领中华民族完成凤凰涅盘的历程,深刻地感受到那种经历了千难万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易。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幅画,那么在我看来,这本书应该算是一副现实主义长卷,金将军运用高超娴熟的写作技巧,展示了一幅中国共产党成长、奋斗、苦难、挫折、最后走向辉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中,放在与国民党的对照中,放在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史中来描绘,我还是第一次读到。
      金一南将军在书中说到:“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正是金将军这样的信仰和精神,我们才能从书中了解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认识许多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人物。恐怕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知道红军中还有比林彪更出色的伍中豪,历史上还有位在赤水让毛泽东都吃亏的周浑元。《苦难辉煌》在描绘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更能看到那坚定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可以抛弃爱情、自由,甚至生命,一切只为中华民族的未来。
      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是我们问:“现在中国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估计80%以上的人都会回答:“信仰”。中国人的信仰究竟是什么?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再把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看做一种信仰,恐怕没有多少人再把中华的崛起当成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裕了,却把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漠、自私。当所谓的企业家们用污染环境来换取个人私利时,当腐败分子用群众的血汗钱来挥霍享乐时,当“雷锋”被人误会,招人谩骂时,道德、信仰正在离我们慢慢远去……
      地产富豪潘石屹在世界金融危机后撰文指出:“这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实质的确是精神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在危机中,信心的确比黄金更重要,但信心的基础是诚实,是信赖。越是处在欺骗的环境中,大家就越没有信心。试想,如果我们的食物中还有许多的三聚氰氨,如果我们身边还隐藏着许多兼职的,专职的,间接的和直接的麦道夫欺骗着我们,我们的信心如何再建立起来?诚实、关爱、负责任……这些精神品质是全社会财富的基础,失去这些基础,物质财富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难以持续。”
其实,有信仰的人是非常幸福和强大的。书中的那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们,都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仰,才支撑着他们走过长征的道路,支撑着他们历尽千难万险,最终走向胜利。而西方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们,也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信仰,才使得他们能够平静地渡过生命中的许多沟沟坎坎,最后快乐地走向天堂。
      而我们呢,虽然也经常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但是那种所谓运动和口号式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不能为人们接受,反而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和抵触,因此也收效甚微。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精神生活被忽略了,大大落后于经济基础。现在的我们经常把种种社会矛盾归结为社会转型,推脱到经济发展,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的信仰缺失。试想,如果让权力和财富来取代我们的信仰,那该是多么的悲哀。
全世界都认为中国这条巨龙己经苏醒,但是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失去精神依托,没有信仰来支撑、来平衡、来润滑,那么恐怕我们离真正的强大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苦难辉煌》让我无数次感动,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种精神、那种信仰。新时代的我们要好好珍惜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这段历史,因为那里有我们党的、民族的、军队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信仰。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我仍然认为只有用共产主义的信仰来指导我们前进方向,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分析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格局,用系统的全局的思维来运筹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才有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中赢得胜利,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