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缓缓流动,有这样一个人,有这样一种精神让人刻骨铭心。而经过时光的打磨,“雷锋精神”愈久弥香,沁人心脾。“坚守德育主阵地,做雷锋精神的追随者”是桐乡茅盾中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特色。“学雷锋·中国梦”主题黑板报,“雷锋精神”手抄报,看望敬老院老人,慰问福利院儿童、青年志愿者保护茅高母亲河行动、茅高义工等等,雷锋精神处处散发着岁月积淀的风采,吸引着师生,感染着师生,指引着师生。茅盾中学本着与雷锋一样的热心,与雷锋一样的温暖,在火热的三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高中生重温雷锋精神,感受雷锋精神的韵味,传播雷锋精神的正能量。
校园里,我们在感动
“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颂雷锋名言”,这些事儿,从幼儿园小学开始便一直充斥着每年的3月份,可是究竟雷锋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现在很多人对做好事有误解,不敢做,甚至老人倒地也不敢扶。围绕这些社会现象,茅盾中学团委印发了 “雷锋精神”手抄报,从具体实践出发,来弘扬适合学生的雷锋精神。高一年级部主任史云其老师在手抄报上对同学们如是说:“雷锋精神有三个方面:为人民服务,持之以恒,不计大小。学生作为一个还没踏上社会的人,更应该培养良好的社会素质。人之初,性本善,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人性中的‘善’表现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雷锋精神就是学会帮助他人,把自身和社会融合,不可分离。”面对一份接地气的手抄报,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高二16班的颜同学说:“学习雷锋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关键时刻自己默默参与就好,比如随手关灯,节水等。”
除手抄报之余,“学雷锋·中国梦”主题黑板报也传播着雷锋精神,播撒着正能量。
一位坐在后排的学生说:“每天坐在雷锋叔叔的前面,在雷锋叔叔的眼前我都不敢有任何小动作,觉得上课开个小差都对不起雷锋叔叔的陪伴。”看似嬉笑怒骂的言语,却真实表达了“雷锋精神”对同学的警策和激励作用。
茅盾中学从生活出发,又深入生活的手抄报和黑板报,在潜移默化之间感动着广大学子,雷锋精神如春雨班,随风潜入学生的心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间开出灿烂的花儿。
课堂外,我们在行动
感动之余,同学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除了义务整理打扫图书馆、实验室,帮助保洁阿姨美化校园这些常规学雷锋行为,今年,茅高学子积极响应省“五水共治”的号召,高一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助力五水共治,保护茅高母亲河”活动,清理河畔沿岸树叶,清除河面漂浮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宣传环保意识,保护校园母亲河。
高二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成立了“茅高义工队”致力于各种“疑难杂症”,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打扫卫生、维持秩序等,时而弯腰捡起楼梯上细小的垃圾,时而拿纸巾擦去扶手上新落的粉尘,时而用拖把拖去一滩小小的水渍,细微之处尽显认真与尽责,秉承着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文化意象,它更应该是一种行动,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行为。学习雷锋,是茅盾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重在以德育人、于德服人,更注重让学生在日常行为生活中践行美和德,真正提高德育的实践性。
生活中,我们在传承
经过岁月的打磨,雷锋精神的内涵越加丰富,它不仅囊括了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品质,而今也将尊敬和关爱老人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包含其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茅盾中学的学子前往敬老院,慰问老爷爷老奶奶。同学们嘘寒问暖的寒暄,精心准备的节目,至真至纯的心意,让老人们的笑靥在3月的天空暖暖地回荡着。其乐融融的午后,祝福声,感谢声,在这幅和美的画面里,有我们学生,也有老人,更有一种蔓延下去的爱。
除此之外,雷锋精神的传承不仅仅存在于日常行为之中,更在于一种精神,一种意志,相信这种精神会融合在日常的行为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同学的耳濡目染,慢慢地慢慢地渗入同学们的生活。“像雷锋一样做人——告别缺点发掘优点”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就是一个明证。
这个季节里,温暖的不只是阳光。那个无私的战士曾倾其一生服务人民,从此三月便以“奉献”为名。三月会过去,但爱不会止步,春天里的爱心行动,茅高人播种下的是承诺与使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足迹会更广、更远。坚守德育主阵地,做雷锋精神追随者,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更是弥漫着生命力的茅高人所孜孜不倦追求的,而学校、教师、学生也为此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