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而泣的伟大作品,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六千英里寻母》。讲的是贫困家庭的小孩马尔柯的妈妈为了早些还清债务,去了很远的地方做女佣。刚开始,他们还能收到妈妈寄来的信和钱。可是过了一年,他们就再也联系不到妈妈了。一家人都心急如焚。为了找到妈妈,马尔柯决定独自从意大利到遥远的南美洲去寻找母亲。他虽然只有13岁,但要找到母亲的决心非常坚定。马尔柯经过了漫长而枯燥的旅程,终于到了南美洲。可是,他的妈妈却和雇主一家搬到了其他地方。马尔柯只好继续上路,一路辗转打听,寻找妈妈。没有钱,他就帮别人干活,脏活、累活,他都愿意做。没有便车搭,他就靠两条腿,一步一步向前走。即使生病。被人欺负,他也没有动摇过。“就是死,也要死在妈妈的脚下”,这个信念支撑着马尔柯。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妈妈,而他的妈妈却得了很严重的病。本来,她已经被病痛折磨得丧失了生存下去的勇气,但是看到心爱的儿子时,她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积极进行治疗,恢复了健康。因为爱,不惧困难,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也要找到妈妈;因为爱,可以战胜一切困苦,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每个故事都讲述的那些朋友间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些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人社局团委社保团支部 董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