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浅谈培养少先队员对共产党的朴素情感
——调研文章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4-10-21 被阅读:386
    今天的少年儿童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他们将使中国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他们将让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颠。而实现这一切,除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有一份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告诉了当代少年儿童,时代赋予了他们怎样的使命?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国拥有着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文化,我们可以自豪地谈论四大发明、孔孟之道、唐诗宋词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粹;但除此之外,我们祖国还经历过被列强践踏内忧外患的痛苦时期,我们永远无法回避近代史里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南京大屠杀这些耻辱的印记。曾经光辉灿烂的泱泱大国在列强的铁蹄下失却了往日的轰轰烈烈,甚至失却了领土和国家主权,我中华民族一度陷入了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在这水深火热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站了出来,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屈信念,用“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惊天气魄让中国走进了一片新天地,让中华民族翻开一个新篇章。不仅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力和经济迅速腾飞,国家政通人和,人人安居乐业。奥运会,世博会,一桩桩举世瞩目的成绩让世界惊讶,更让世界赞叹。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落后,民族衰弱,就要备受外强凌辱。现实告诉我们,国家强大,民族振兴,就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所以,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让我们看懂了历史和未来,更说明了时代赋予当今一代少年儿童的任务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少先队员们应该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身健体,用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来振兴中华民族。
那么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呢?
      一、加强有效灌输,播下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种子。
     陆昊同志要求说: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是少先队组织不能忽略、始终要坚持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明确地告诉我们,“灌输”这一教育方式是当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如何使这一传统教育方法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试从对灌输教育的新认识及新内容、新载体、新模式等方面作出新的思考:
    1、新认识
     在我国现阶级,社会历史条件虽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仍然不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自发形成的,不少人动摇了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力产生怀疑,甚至丧失信心。倘若我们放弃向人们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那么其他的思想思潮就必然会去占领。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灌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新内容
    新时期,我们必须把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灌输”给队员们,卓有成效地将这些内容进课堂、进教材、进队员头脑,这样的灌输,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才容易为广队员所接受。才能够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
    3、新模式
     首先,确立队员在整个灌输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目标的确定、过程的设计、教育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要以队员为中心,围绕着队员如何更主动、更有效地形成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进行。
其次,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辅导员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特别是信息加工者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讲,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仍是最为重要的角色。
    4、新载体
灌输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灌输教育的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灌输载体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优化课堂载体。课堂是灌输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主阵地。优化传媒载体。校园传媒,包括校刊、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校园网络等工具。以这些工具为载体,向队员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贴近队员心理、满足队员需求,以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在广大队员面前,使之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做到扩大覆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渗透”教育为辅,借力各方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对党、对社会
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所谓“渗透”,即巧妙地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结合现在我镇各学校的实际工作谈一谈如何“渗透”:
      1、与语文课程结合,开展“阅读考级”活动
      通过经典诵读,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日日诵读浸润,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掏溶出深度和高度,正是厚德载物的大基础,让少年儿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之久的文化瑰宝,了解我们的民族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文明,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
    2、平时课堂上的“渗透”
    可以用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让少年儿童了解中国近代史里屈辱的那个时期,让他们感受到国力衰弱、外强侵略给人民带来的刀光火影、血流成河,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
   3、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在清明时节,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扫墓、网上祭奠英烈等活动,让他们向已逝的亲人、先烈庄重地送上思念与敬意,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心的学习。在国庆节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为孩子营造喜庆的祖国生日的氛围,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鞭策学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激励自己,规范言行举止,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立下“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的志向,做新世纪的小主人,也可以通过手抄报、演讲、绘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端午节、建党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等很多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时机,我们要在不同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活动,给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在活动中共同享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国热情。
     4、每周三中午按时收看新闻类,教育类视频
      对改革开放后国家取得的成绩向少年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观看视频、重大的国内国际的比赛,特别是中国的强大对于世界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国力强弱的强烈对比,从而认识到他们需要传承中国共产党这90年来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5、抓住一些有利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这方面的教育
     比如说“神舟”的飞天,奥运会的顺利举办等等。还有南湖晚报小记者外出参观党史博物馆、文化礼堂等活动,在历史和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中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渗透进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感。
     总之,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非一日之功。我们要作好“持久战”的准备,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把这项教育当作事业来干。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后继有人,并且不断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