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眼,留不住繁华,一只手,握不住流沙。风又起,云落下,时光一直流淌,千字,写不完的牵挂。我们,总跑不过夕阳,张开手,留不住阳光,我们,曾在哪长大。黑板讲台课桌, 不会说话,却看着梦想,一天天长大。那是风居住的地方,青色的墙,被岁月划伤, 还有那流水, 曾经的透亮。有一天, 当梦想盛开了花,请带那梦想,再来看一看,它曾经的故乡,那造梦的地方。”这是215班沈冰枫在“搦笔茅高”征文比赛中献给茅盾先生一首诗。
12月22日,为期半个多月的“搦笔茅高”征文评比活动于今天正式结束。来自高一高二的32位获奖选手在茅盾像前举行了颁奖仪式和搦笔茅高征文集发放仪式,并在茅盾中学行政楼前进行拍照留念。本次活动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向经典致敬,以“搦笔”二字命名就是希望学生能拿起笔,写下关于茅盾文化的只言片语,弘扬茅盾文化,发扬茅盾精神。“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30余年了,30多年中新中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文化事业也看似更为丰富多彩一些,但先生的作品放在今天来看已久有着永恒的意义值得我们去理解去思考。”101班沈月涛如是感慨。“茅盾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被传承,就如那茅盾中学校园中的一排排香樟,任四季变化,自岿然不动。”116 沈逸凡如此《“樟”显茅盾》。的确,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精神才会“相濡以沫”。
“文化之邦,文豪故里,立志书院,我永生不忘;大运河畔,杭白菊之乡,茅盾中学,我成长的地方。”此时,此刻,“搦笔茅高”的意义已不再仅是爱茅盾,爱茅盾中学,更多的是爱美丽幸福桐乡,爱我们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