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领域。长期以来,企业共青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广泛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工作,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企业转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共青团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困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努力构建共青团工作新机制,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共青团真正成为国企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
一、企业团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团组织开展活动面临困难。开发区企业普遍自主性强,团组织开展活动经费筹集难,有些企业收入分配实行工效挂钩,青年职工的利益将因参加活动而受到影响。
2.团干队伍建设面临挑战。企业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专职团干的数量减少;兼职团干由于有严格确定的岗位职责,从事团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
3.优化团的外部环境难度加。第一是团的工作时间、活动时间如何保证的问题;第二是团组织参与企业管理、发挥作用的途径问题;第三是现行团的一系列政策如何得以落实、新的政策如何制订出台的问题。
4.代表与维护青年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富国富民的事情,但也难免会出现与青年利益相悖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团组织去研究、协调、解决。
二、创新企业共青团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1.帮助团员青年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突出引导青年这个基本职能要引导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要运用企业内的事例、素材,以及团员青年熟悉的话语体系,对其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进行解答。运用报告座谈、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路径载体,灵活采用面对面的交流谈心、困难帮扶等手段,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内涵的各类引导活动。利用网络平台,促进青工交流,建立对相关问题的理性认识。根据团员青年的兴趣和文化需求,充分发挥青年文体骨干和各类文体社团的作用,开展红歌会、红色诗歌朗诵会、励志影片展播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主流思想观念的积极影响。要引导团员青年树立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实践建功效益化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科学管理,在分配上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客观上缩小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空间。一要积极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共青团工作要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帮助青年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掌握新技能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要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团组织要大力实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带领青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三要丰富企业青年文化。企业团组织要广泛开展青年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增强青年职工的文化品质,为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3.共青团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之魂,一心一意为青年服务是共青团工作之本。 共青团组织背离了服务青年这个根本,就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企业这个特殊环境里,共青团组织若要担当起团结带领青年推动企业发展、加快自身成长的使命,也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只有竭诚为青年服务,团组织才能更广泛地联系青年、吸引青年,最大限度地团结青年、影响青年。首先,要掌握青年需求。各级团干部要经常深入青年,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使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更具共青团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之魂,一心一意为青年服务是共青团工作之本。 共青团组织背离了服务青年这个根本,就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企业这个特殊环境里,共青团组织若要担当起团结带领青年推动企业发展、加快自身成长的使命,也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合理性、科学性;其次,要拓展服务内容。青年需求的时代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求团组织适应青年需求的不断变化,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就业、参与、维权等方面提供切实的服务。
4.制定激励机制。一是规范荣誉评定。开展荣誉评定、进行荣誉激励是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荣誉评定工作中,要坚持按照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组织确认的原则,科学制定相应标准,各级组织严格把关,充分发挥荣誉评定这一基本工作杠杆的作用;二是提升激励效应。要进一步提升团的激励效应,把对团工作的考评结果与团的创先争优挂钩,把对青年团员个人工作的肯定作为其提干、晋级、深造、就业等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
总而言之,企业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面对新形势下团组织工作的新的要求,需要加强领导,积极创新,求规模,过于追求重视政治,导致整个团组织的工作就团论团, 不断探索并实践新的方法,从而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企业团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促进共青团工作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