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己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潮流。在越来越多人嚼着“快餐文化”的今天,静下心,慢慢品尝历史文化却显“奢侈”。
近日,源于女儿幼儿园亲子活动,一起参观了市博物馆。她时尚的现代化造型下述说着源远流长的桐乡历史文化。
悠久与丰富。她如博览群书之人,内涵丰富。以凤栖梧桐开篇到展现文明之源再追溯到历史之脉,从鱼米之乡的由来到丝绸之府的盛名至文化之邦的美誉无不彰显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馆内陈列内容较为丰富。展出有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马家浜文化生活场景,精美的良渚文化玉器,质朴的明清陶器、历代名家书画……一件件藏品都像在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翔实与新颖。她带我穿越时光的隧道,重返远古。远古时期的桐乡是马家浜文化先民的重要聚居地。罗家角遗址场景复原再现了马家浜文化先民一幅幅原生、原态、原汁、原味的生活劳作场景。一眼望去地广人稀,芦苇丛生,水草茂盛,多为河湖、沼泽湿地,人们过着男耕女织、捕鱼狩猎的群居生活。“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紧张急促的捕猎场景跃然眼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先民已尝试在田间耕种。不远处三五人群围坐一圈,砖木取火,饭稻羹鱼。饮食习俗和“鱼米之乡”的生活方式已初露端倪。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运河文化布展创意新颖,通过光与影现代技术的结合使我徜徉于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古城中。运河上,贩运物品的商船穿梭往来,一派繁忙运输的景象;运河边,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似乎是将热闹延展到了古城的各个角落。
静谧与温婉。她少了熙熙攘攘,人影幢幢的热闹,却多了一份静谧、幽雅。没有程式化的“样板型”讲解词的干扰,却也带给我无限的想象空间。古有凤栖梧桐的传说,想来那时的桐乡环境优美,江南水乡之景引凤凰来栖,美好的民间传说赋予了美好的意境,也带领我走进诗情画意的桐乡。古人视玉如宝,良渚文化展厅一件件精美的玉器,宛若江南女子般沉静,温婉。一圈圈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折射着岁月的斑斓。名俗馆做工精细的传统服饰不禁联想到“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绣花棚架针线篓,芊芊玉指做女红的景象。名家的书法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在我看来,博物馆不是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展示冷冰冰文物的场所。她宛若一名江南女子,用吴侬细语把这座城市的历史娓娓道来。又像是一幅水墨画,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描绘历史的风风雨雨。此行在走进这座城市的同时,在这个清幽安静的环境中身心亦得到放松。
水务集团自来水团支部
张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