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五五的个子,清瘦的脸庞,匆匆的步伐,急诊一线护士唐晓岚给人的印象普通而又平凡,然而将她与7800ml献血量相联系起来时,仿佛就能感受到她那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异于常人的强大力量。细算来,体重90斤上下的唐晓岚自身血液量只有三千多毫升,无偿献血十六年,相当于把周身血液换了两遍有余。
唐晓岚成长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勤俭淳朴、乐于助人的品格从小就在她的心灵植根。她告诉笔者,“小时候总想,如果等我以后有了本事,一定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卫校毕业后,唐晓岚就分配到医疗一线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七个年头,经历了无数次的抢救工作,深知血液关乎的是急救患者的生命,体会到“血荒”给手术和抢救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献血法颁布后,她就毅然加入了献血队伍,这一坚持就是十六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2005年,她还向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捐献了检测血样。
当问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时候,她笑着说:“对身体没啥影响,又能帮助人,何乐不为呢?我献到2000毫升的时候,想着什么时候能献到5000毫升,献到5000毫升的时候,想着什么时候能献到10000毫升。”就这样,一步一步,唐晓岚获得了“嘉兴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即便是这样,唐晓岚并没有把献血的事情告诉同事,急诊工作“三班倒”,她下了班就用休息时间去献血,不和任何人说起,一张张《献血证》和荣誉一起,被她悄悄地锁进了抽屉。桐乡市中心供血站的姚主任感慨地说:“有段时间,她体重只有八十多斤,不够献血的标准,考虑到国家有关政策,也考虑到她临床工作太忙,我们就把她劝回去。可她回去后努力锻炼,体重达标后就又来了,没想到她会如此坚持!”。
爱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了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唐晓岚让儿子陪同她献血,希望他物质上知足精神上知不足,懂得善有小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儿子耳濡目染,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准备18周岁成年礼时跟妈妈一起加入献血队伍。
没有豪迈的举动、没有惊人的语言,勤勤恳恳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工作,唐晓岚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一直默默无闻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除了无偿献血,她在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也已有十多年,多次被评为红十字会、市卫生局以及医院的先进个人,她用自己的的行动默默书写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