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桐乡一院ICU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5-06-30 被阅读:423

  今年5月,桐乡一院重症监护室喜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消息传来,全院医务人员无不欢呼雀跃。这是科室自创建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厚积薄发”,这个荣誉凝结着全科室乃至全院医务人员长达20年的心血,也反映出20年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

手工操作到现代化

  桐乡一院ICU创建于1995年8月,只有两间医疗用房、三张床位,配备的四名医生还兼急诊抢救工作。“当时条件简陋,设备紧缺,资金匮乏,人员不足,放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科室创始人、副院长沈震如是说。
  抢救的第一个病人是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病例。“患者成功救治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非常不容易,心肺复苏、设备装置消毒灭菌,所有一切都是手工操作。”护士长沈利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十分感慨。20年来,经过不断改造,几代团队的努力,优势资源的投入,ICU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发展为拥有医护人员48人,床位21张,操作设备实现现代化,已成为院内及周边地区危、急、重症救护培训基地。

内外兼修,捍卫生命线

  ICU急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水平往往反映了一所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是医院知名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20年来,ICU科室人员一直注重“内外兼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科室先后与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建立起联动关系,通过业务指导、远程会诊、进修等途径,加强学习。制定人才培养准则和“125人才培养计划”,有意识将医务人员培养成双专科专业的多面手,从而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
  “是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濮院镇24岁的青年汤某出院后逢人便说。2014年7月25日,汤某遭遇重大车祸后肝脾破裂、双侧胸腔积液、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被急诊送入ICU抢救治疗。当日实施剖腹探查,肝叶部分切除、游离脾周韧带切除脾脏,吸出积血12000毫升,给予无损伤血管缝线和数字纱覆盖止血,术中及术后输血10000多毫升,监护治疗5天时间后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一周后转入普通病房,1月后康复出院。这标志着全市复合伤抢救工作有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朱某,急性肾功能衰竭,家属在上级医院放弃治疗后转入该科室。ICU给予护肝护肾治疗,24小时不间断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经历了十多天的奋战,医务人员惊喜地发现患者尿液逐步增多,病情趋于稳定。科室又多了一个抢救成功、转危为安的例子,挑战了急性肾衰救治的新高度。
  科室在全市率先开展CRRT、腹内压监测、空气波压力治疗、胃空肠营养、PICOO、球囊反搏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大都是处于同类医院科室先进行列。特别是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深静脉血栓后,实现了血栓零发生率;PICOO技术,大大提高了对危、急、重患者的救治能力。此项技术还被传授给其它医疗单位,先后为桐乡卫生系统培养了7名科主任、9位护士长,10位桐乡市学科骨干和医坛新秀。

巩固发展,勇攀国家号

  桐乡一院ICU是充满勃勃生机、不断创造医学奇迹和感人故事的优秀集体,青年占比达86%,自2000年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青年医护人员一直以智慧和赤诚,传承着科室的拼搏精神,他们一直是桐乡市青年服务品牌的引领者。2015年科室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树立了行业的标杆,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科室设立温馨谈话室,开展心理导师专项服务;创造性地推行温暖面对面、爱心处方、需求指明卡、爱心餐车、许愿墙等人性化举措,各项温馨的服务措施逐步生根开花,温暖了患者,抚慰了家属。“精医为民、医者仁心。”这一点,在桐乡一院ICU得到显著体现。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啊!” 远在挪威的祝先生得知父亲病情稳定之后,反复念叨着。祝先生的父亲是一位华裔画家,患有脑溢血,入住时带有三度褥疮,经过科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致的生活护理,病情好转,褥疮也逐渐痊愈。祝先生因为路途遥远,无法照顾老人家,整整五年时间,他把老父亲托付给桐乡一院ICU治疗,现在终于了了心结,内心的感激无以言表。他说:“桐乡永远是我的家乡,我永远记着家乡人民的好”。

素质强,形象好,百姓更信赖

  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科室还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去年,科室骨干赴青海省都兰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都兰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从无到有,成功抢救了多名危急患者,受到当地政府、人民的称赞,青海卫视、浙江卫视等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科室先后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省巾帼岗、工人先锋号、市重点学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涌现了省人大代表、省妇代会代表、省巾帼建功标兵、嘉兴市专业技术带头人、嘉兴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感动桐乡卫生十大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近5年来,入住病人超过4000人次,呼吸机脱机成功率超过60%.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满意率从原先的98%提升到100%。数字的背后展示了一支有着顽强拼搏精神的医疗队伍创造的奇迹!

ICU的发展过程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