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重症监护室一直以来对于岗位成员有较严格的制度规范。号长要求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需求,较早发现设备使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同时,现代医院不断升级的青年文明号管理模式,也要求我们的青年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革新,且为之提供了较好的施展平台。近日,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开展了患者床头抬高规范率的管理,发明了“床头角度仪”。在医院开展两岸医疗品质促进交流时,该项发明得到了台湾专家的充分肯定。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明:半卧位(30°-45°)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措施。基于此,该科前期开展了《提高床头抬高的规范率》的品质管理,数据收集时发现床头抬高不规范率达到81.5%。多数护理人员只凭个人主观判断抬高床头,缺少测量器具,无法精准操作和规范管理。为此,该科护理人员通过自制简易的角度仪,随时监测病人床头抬高的实际度数,从而提高护士抬高床头的依丛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装置制作方法非常简便,首先取半径长为7.8㎝的直角扇形,距顶点5㎝画一弧线。然后以垂直边为起点制作出9个10度角的小间隔,标识出0°、30°、45°、60°、90°。在30°—45°涂上红色作为抬高床头的适宜范围。最后,在直角顶点钻一小孔,用砂轮做垂悬物,以细绳牵引悬空。一个简易的“床头角度仪”分三步就完成了,省时省力、不费成本而且实用方便。将它贴于床栏头位顶端,在抬高床头时,砂轮悬挂线落于哪个角度即为床头抬高的度数。
床头角度仪在科室应用一年之后,床头不规范抬高率从原先的81.5%下降到63.3%,有效预防了呼吸机相关肺炎和难免压疮发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现该项目已向全院推广,制定了床头抬高的操作流程,避免了抬高床头的盲目性、主观性、不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文明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