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您需要我们帮助吗……”在桐乡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一名身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看见一位老大爷在东张西望,就迎上前去询问,甜甜的笑容让人感到温暖。在一院的里里外外,经常活跃着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中有本院的医务人员,也有周边单位的爱心团体成员,还有大学生和热心的市民。“病人是最需要照顾的人群之一,一院是桐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最长、最成熟的基地之一,所以我们选择这里来服务!”振石大酒店的志愿者小王告诉笔者。
刚性管理,亮出在线服务
桐乡一院党团员志愿者服务体系建立于2013年9月,成员有300余人,成立以来,利用“党建红云”平台,推行刚性管理,亮出在线服务,有效推动志愿者管理迈入“数字化时代”。
“一年要完成60分,才视为合格。”肿瘤病区护士黄莺说。她是一名年轻党员,休息日经常向志愿者联络人申请参加各类活动。据了解,该院志愿者服务内容包含门诊导诊、院内巡逻两项常态化服务,以及院外义诊、体检、卫生日宣传等临时性任务,安排相应的联系人,负责培训、安排、联络、记录和反馈等工作。每一位党员都有一份专属的台账,支部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份电子档案,随时进行查阅,实时掌握党员的日常动态。支部书记掌握党员志愿服务动态,并及时登记积分。去年还在新员工上岗培训中加入体验式门诊就医陪同服务,在实践中体会患者的需求,在换位思考中深刻领会服务理念,是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岗前实践最深入的一课。
两年时间,全院参与志愿者活动2800人次以上,按每人每次3小时计算,相当于为患者贡献了1500多个工作日。同时,在服务中还发现了一些工作上的不足,为医院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党团员志愿者活动在医院管理服务中发挥了凝聚发展升级正能量的作用。
周边联动 服务蔚然成风
在院内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趋于成熟之时,一院积极寻求与院外志愿者的合作途径,他们在网上招募志愿者,设立联络办公室,制作专门工作服和工作手册,针对医院的服务性质,开展专门培训。志愿者招募就如一块块磁石,吸引、凝聚了周边单位参与到医院服务的行列中来。
“哪个人能保证一生不生病?生病时是最需要别人关怀和帮助的,医生、护士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来继续为患者服务,我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员,但可以做一些指引和护送的工作,奉献的同时还能积累社会经验,何乐而不为呢?”刚刚放暑假就来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杨志刚如是说。在一院300多人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带动下,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振石大酒店、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等主动加入,他们要求在市一院设立固定服务点,开展工作,为广大患者服务。
完善制度 确保薪火相传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并实现常态化,志愿者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现在志愿者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相信不久将会有更多的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其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让志愿者服务有持续的生命力。”市一院党委书记程良忠告诉笔者。
为此,一院建立了志愿者招募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以院校合作、院院合作、院企合作等形式,加大了志愿者服务培训力度,形成健康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桐乡一院志愿者服务以实际行动,秉承着奉献社会、引领风尚、传递文明的理念,已成为一面飘扬在菊乡大地的精神旗帜,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