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瓦砾中的幸福》,《瓦砾中的幸福》是渡边淳一的励志随笔集。二战之后,城市化为瓦砾,粮食严重短缺。还是小学生的渡边淳一饿过肚子、摆过地摊,还长途跋涉为家人运粮食。然而,日本从绝望的深渊中,迅速实现了戏剧性的复兴和高度的经济增长。
一开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拒绝的,因为我们从小对日本有一种憎恨的情感,所以很难去看一个以日本人的视角写出来的书。渡边淳一以自己的生活轨迹,生活感悟来写了随笔,以第一人称我来写,所以读者自然而然进入了他的位置,但是当一个中国人进入日本人的视角来看世界的时候,真的很想拒绝。
慢慢的,我开始进入他的世界,我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渡边小学时,由于战争的原因,饿过肚子,觉得世界是危险的,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描述二战后他看到的日本和日本人,人们是害怕的,甚至是绝望的,在他理性的笔锋里,我深深的觉得不管是对于我们国家还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旦有战争的发生,普通民众的生活将进入水深火热中,不仅仅是不能好好生活,降低生活质量的问题,更有可能会性命不保,那么战争带来的痛,难以抚平!
普通的百姓啊,都愿看到一个和平的世界,都很乐于享受平凡的幸福!避免战争,强大国力,为国家而打拼,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使得国家更强大,从而保护每一个国人平凡幸福生活的意识,在渡边的书里显得那么的强有力,那么的有煽动性!
“活下去”并非一句漂亮话。切身体会到这一点,才能重新站起来。将绝望变成希望,接受所有的一切,向前迈出一步!
上面这段话真的很励志,渡边越来越大,但日本受二战的影响依然在,读书、考学、找工作、谈恋爱,似乎都和二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常谈到的“美国兵”三个字让我能深刻感受到他的心里,外国军队在自己国家驻扎,该是个什么心情呢?
让我觉得他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笔触那么的理性,渡边的年纪在变大,日本的社会也悄悄变化,他看到的世界,他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都能生动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幼时的艰辛、读书的不易、工作的辗转、和女孩子的美好或不美好的爱情片段,再到年长之后有成熟的世界观,都在励志,都在鼓舞人心,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遇到多少的不容易,一个国家的复苏又要遇到多少万难险阻,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稳稳的幸福!(广电台 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