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团工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精神,紧扣思想引领和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两条主线,紧密结合青年师生成长的实际需求,通过打造三大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打造“精神富有的桐乡学子”养成体系。围绕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为契机,全面开展“我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主题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育人环境。积极组织开展“寝室文化节”、“最美校园”、学生“五大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等各类适合青少年的文化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加强中学生团校、课余党校建设。充分运用中学生团校、课余党校的教育功能,深入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辟中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青团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二课堂,做好“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的“双推”工作,创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引导青少年儿童理性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是创新组织格局,打造“青少年全覆盖”培育体系。以“区域团队工作委员会”作为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的抓手,进一步规范和活跃基层学校的团队工作。通过“三远离一倡导”、“两法一例”、“禁毒”等法制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依托青少年维权岗、“青年之声”等平台,帮助青少年反映诉求,接受维权服务和困惑解答。深化“心灵花园”体验、考前减压“阳光行动”、寒暑假青少年自护教育、青年教师俱乐部等服务活动,健全青少年群体动态信息排摸机制,开展结对帮扶、心理辅导、助学等工作。组建护校志愿者服务队、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五水共治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进社区、关爱特殊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等常态志愿服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青年志愿服务精神。
三是推进自身建设,打造“基层团队组织活力”提升体系。按照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些好活动、一条好路子、一套好制度的“五好”标准,“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五有”要求,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团队组织年度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工作运行机制,推进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强化区域组织的联动与协作。
强化团队信息报送考核制度,加强团队工作舆论宣传,拓宽工作影响力,提高信息宣传质量,提升教育系统团队信息宣传工作水平,优化QQ群、微博、微信建设,不断深化网络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