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守住心中的半亩良田——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6-05-16 被阅读:1775
    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漠、刻薄,社会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蔑视剖析,反映了当时人虚荣骄傲的人性弱点,从中让我们得到良多的启示。
    开篇《羊脂球》中,女主人公无疑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了她对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视,羊脂球明摆着是根本不可能答应侵略者的无耻要求,然而她最终还是为了她的同胞屈服。可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身处上流社会的伙伴,却在利用她搞定普鲁士人后彻底的背弃了她,甚至还嘲笑她的牺牲行为。由此可见女主人公是一个被出卖了的英雄,一个有着和圣女贞德一样坚强意志和爱国热忱的人,而她那些有钱或有权的同胞却像极了当年出卖贞德的祖先,这无疑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一个是高洁的人,一群是猥琐低下的人,这两种人的鲜明对比表现了莫泊桑高尚的爱国主义,对那些背叛自己祖国的人的深恶痛绝。这篇文章也,深刻教育了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卖国贼,出卖了国家,更出卖了自己的同胞,不能背信弃义,一切虚伪肮脏的做法终将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读《西蒙的爸爸》时,我深刻的感到当时人封建思想的浓重,西蒙虽是个小孩可却承受了外界对他巨大的压力,周围的人都嘲讽说他没有爸爸,在这样的唾沫星子的狂轰乱炸下,西蒙的心渐渐扭曲,于是他有了跳河的想,也但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身材高的工人菲利普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他了力量并答应做他的爸爸,这让西蒙的脸上又重回了往常微笑。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同样是遭到
当今的社会我想与莫泊桑笔下的社会也差不多吧!也有欺凌弱小、专横跋扈之人,也有富有爱心体谅他人的人。总有人在做那些冷漠的围观者中的一员,也总有人做那伸出热心之手的好心人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美德,莫泊桑所写的每一篇都没离开过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总有那么一些人像一锅粥里的老鼠屎,或许莫泊桑想要的就是像孔子所倡导的那种大同社会吧,尽管实现很困难,但他拼尽了全力,只有每个人都洁身自好,才会和谐美好
   在我们所学过的《项链》中,描绘的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玛蒂尔德。一切向钱看齐,当时就是这样的社会,长相就是资本,金钱就是上帝。莫泊桑花了很大的篇幅写玛蒂尔德为了能在宴会上吸引众人的眼球,在宴会之前精心的打扮,她对能受到别人关注的渴望,对进入上流社会的向往,这与后文玛蒂尔德丢了项链之后一改以往性格,变得勤劳、善良、节俭、朴素形成强烈的对比。莫泊桑从玛蒂尔德这个小人物映射出当时社会风气的堕落,痛击社会只着眼于物质而忽略的精神品格的诟病,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人的本性注定了贪念的形成,见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或是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便会眼红,攀比心也就随之而来了,想要不惜一切的去获取,不管方式是否正确,所以去掉人性的贪念,这很难,但去掉一点去掉一点,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当我们盲目的做了一些事后,便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回忆起来想想都可笑。
   《骑马》主人公为全家组织的唯一一次郊外活动,因其出风头的可望而尴尬收场——他撞到了一个老妇人,后者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他被迫担当起了赡养老妇人终生的责任,对于生活本不宽裕的家庭,这天异于雪上加霜。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爱出风头的人很常见,但做任何事都应该量力而行,不能一意孤行,最终只会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莫泊桑以笔来当武器,将其对社会的不满,通过一篇篇深入人心的文章传递给世人。流传至今,警醒着我们,净化者我们的心灵。
读罢小说选,沉思良久,若有所思,若有所得。这个社会充满了诱惑,好的坏的充斥其间,我们应该稳住自己心中的那杆天平,不让它向道德败坏的那方倾斜,只有守住心中的那半亩良田,才能悠然见得南山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