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来源:www.txyouth.gov.cn 发布时间:2016-06-07 被阅读:3729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不仅仅是关于风筝、关于友谊的故事,它还关乎亲情、人生、内心和救赎。它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阿米尔和哈桑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然而,正是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抢回少爷赢得的风筝,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阿米尔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痛苦,但他却选择对自己和对哈桑更残忍的方式,嫁祸哈桑偷了他的表,把哈桑和他爸爸一起赶走。后来,因为恐怖分子对阿富汗的占领,阿米尔和他父亲一起逃亡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一直受着煎熬,因为自己的懦弱二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希望可以得到救赎。却意外发现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但哈桑已死,阿米尔再也挽回不了什么。但是为了战胜自己的懦弱,阿米尔就出了深陷为难的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的内心。如果真如阿米尔爸爸的朋友拉辛汗所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那么,阿米尔到最后算是获救了。
为什么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国,远离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阿米尔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仍然想着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是哈桑,那个最忠于他的奴仆,不,是童年的伙伴,是他最愧对的人,让他的心灵永远处在忏悔与不安中。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不语和沉默以及放风筝时他的笑,让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负重释。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面对过。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阿米尔,都在不断追寻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许就是在不断怀念和追寻过去中度过的,我想: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也许我们能悟出一些什么。我们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 “追风筝”的人,只要努力找到正确的方向,只要坚信它总有落下的那一刻,风筝最终会被追到,并且平静安稳地停落在我们的掌心。我们也会像主人公阿米尔一样,在苦苦地追寻后找到那个打开自己心结的钥匙。让我们追随作者笔下的那只风筝,在幸福与痛苦,感动与愧疚的交替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人社局团员   沈惠红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