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大草坪那边还没去捡过,地下停车场也有垃圾,还有那边草丛里……”“姐姐,下次有这样的活动再叫我。”这位戴着墨镜参加“红色星期六”的小朋友名叫骄骄,目前双眼正在接受近视物理治疗,由于眼睛畏光,本应减少户外活动,但每次社区志愿服务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从跟在队伍后面的“小尾巴”到对大通悦府的卫生死角了如指掌,她俨然成长为了一名文明“小达人”。在她的带领下,她的爷爷、妈妈、妹妹也一同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
“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激励+习惯’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参与文明实践,自觉养成文明好习惯”。银菊社区宣传委员沈亚坛介绍。今年,银菊社区着眼青少年健康发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以积分制为抓手,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长共同提升文明素养。
“小讲堂”传递文明“大能量”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学习红船精神,争当时代少年”课堂收尾之时,全体少年激动地唱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场以爱国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给在场每个人都带来了一场心灵洗礼。
在银菊社区,每个周末都会有一场宣讲课为这群少年而来。讲一个故事、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在银菊社区的宣讲小课堂上不断传递。从“燃灯校长”张桂梅到“身边好人”于建锋,从灾难电影《后天》到垃圾分类科普小课堂,从传统礼仪到现代文明,宣讲主题不断拓展,延伸至党史教育、最美人物、文明习惯养成等方方面面。讲堂虽小,与各种主题相结合便能释放出强大的乘数效应。
“小积分”拓展文明“大空间”
“妈妈,你看这是我参加社区活动得到的积分,等到年底的时候可以凭积分来兑换小礼品。”今年,银菊社区推出“我带爸爸妈妈参加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可以获得1个爱心积分,年底通过积分兑换相应的小礼品。以积分激励的方式,鼓励更多青少年走出家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埋下向上向善的种子。
“在学校、在家里都变得更积极主动了,以前在乡下嫌脏不高兴帮忙干活,现在摘菜、剥豆全都抢在前面,爷爷奶奶要是扔垃圾不分类还经常被他‘教育’呢。”家长沈冬梅笑着说。
沈冬梅和他儿子张杨是社区推出积分兑换活动后第一对来参加活动的亲子。当天,领上楼道清理任务的张杨和妈妈最先到达并开始工作,清理完楼道卫生后,他们又在小区内捡拾垃圾……每到周六,总能看到小朋友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社区文明创建的身影。截止目前,加入银菊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亲子已达200余人。
“小活动”绘就文明“同心圆”
“我要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保护地球”“我画节约粮食,老师教我们要珍惜粮食”“那我就画公筷公勺吧,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时经常能看到桌子上贴着‘倡导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的提示语”。 在银菊社区“文明创建扇子画”主题活动中,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浙风十礼”中的十大文明好习惯,传承好家风、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垃圾要分类等一个个文明理念在扇子画中铺展开来。
“再造一张再生纸”活动中,小朋友们现场体验了一把变废为宝的神奇操作。经过撕碎-搓揉-浸泡,终于到了最后一步用造纸框取纸浆,“小心点,慢慢的”“多取几层,这个太少了,做出来的纸太薄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小心翼翼地前后左右摇晃,一张新生纸的雏形就出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他们格外激动。“妈妈,以后家里没用的纸都别扔掉,我们还可以再做成纸的。”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对妈妈说。
暑假期间,银菊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我是环保小卫士”“文明倡议我来说”“我是文明小画手”“非遗来体验”“玩转科普”等系列主题文明实践项目,着力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素养。